
從忘記名字到縫出人生記憶 花蓮失智據點手作課程成果曝光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花蓮縣在長照政策推動上居全國之冠,長照覆蓋率高達99.97%,失智確診率也達98.47%,顯示地方政府與民間機構積極佈建失智照護網絡。門諾基金會於花東地區設有21個長照社區據點,專為輕、中度失智長者設計團體課程與手作活動,並結合社區資源,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環境中持續學習、增進社交,減少慢性疾病惡化與失能風險。這些據點不僅提供長者喘息與健康促進服務,也成為家庭照顧者的重要支援。

根據門諾基金會針對425名長者的觀察,三個月至半年的據點課程後,近七成長者的活動參與度明顯提升,三成長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進步,生活品質改善,照顧者壓力也隨之減輕。手作課程如縫紉、配色創作,能喚起長者過往記憶,激發表達與認知能力。例如82歲林阿嬤雖忘記名字,卻能憑著手作回憶母親歲月;90歲陳林阿嬤的繽紛棉球作品展現創意活力。透過益智遊戲與表達訓練,像是84歲林爺爺從沉默到敢於開口,顯示團體活動對延緩失智、提升生活參與度有明確助益。

花蓮縣政府與民間單位持續擴大失智照護資源,包括增設日照中心、臨托據點與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然而,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長者人數上升,照護人力與專業培訓、資源分配是否足以因應未來需求?家庭照顧者在面對長期壓力時,如何獲得更多心理與實質支援?此外,如何讓更多長者及早接受篩檢與進入據點服務,避免延誤治療,也是政策推動的下一步關鍵。
新聞來源:門諾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