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49 次瀏覽
1 min read

宜蘭婦做家事險失明 醫曝「這警訊」別輕忽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近年來,隨著台灣人口結構老化與3C產品的普及,民眾用眼過度情況日益普遍,使得視網膜相關疾病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視網膜是眼球後部一層對光線敏感的組織,如同相機的底片,一旦剝離,會嚴重影響視力,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失明。羅東博愛醫院眼科引進超廣角眼底攝影機,正是在此背景下,希望能提升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效率,守護民眾的視力健康。

宜蘭一名婦女莊小姐日前如常做家事時,突感眼前一片黑暗,視線變得模糊/羅東博愛醫院

本次案例中,50歲的莊小姐並無高度近視或明顯外傷病史,但近期出現的飛蚊症狀可能與玻璃體變化有關,進而牽引視網膜導致剝離。汪玟儀醫師指出,年齡增長是玻璃體退化的常見原因,而玻璃體退化可能拉扯視網膜,形成裂孔,最終導致視網膜剝離。此外,遺傳因素也可能在視網膜剝離的發生中扮演一定角色。莊小姐的案例提醒我們,即使沒有明顯的危險因子,一旦出現視覺異常,仍應提高警覺。

羅東博愛醫院眼科汪玟儀醫師提醒,高危險族群和出現飛蚊症等視覺異常症狀等民眾應定期檢查/羅東博愛醫院

羅東博愛醫院透過引進超廣角眼底攝影機,展現了積極提升眼科醫療水平的決心。這項新技術能更全面地檢查視網膜周邊區域,有助於早期發現微小的病灶,並在視網膜剝離惡化前進行雷射等介入治療,預期能顯著提高治療成功率,減少病人需遠赴外縣市就醫的不便。未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與普及,民眾對於視網膜相關疾病的早期診斷與預防意識也將逐步提升。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