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28 次瀏覽
1 min read

皮膚像月球表面?破解「橘皮」密碼:成因、改善一次看懂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惱人的皮膚凹凸不平,如同橘子表皮般的「橘皮組織」,是許多追求肌膚光滑者揮之不去的困擾。儘管醫學上普遍認為橘皮組織不影響身體健康,但其明顯的外觀變化,尤其在夏季穿著輕薄衣物時,往往造成民眾的自信心衝擊。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可能存有「橘皮是肥胖者專屬」的刻板印象,然而,整形外科醫師鐘一傑強調,橘皮組織的形成機制遠比單純的脂肪堆積複雜。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皮膚出現這種不平滑的現象?又有哪些方式能夠有效改善,重拾平滑緊緻的肌膚,已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

鐘一傑醫師深入解析,橘皮組織的成因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不僅僅是脂肪細胞的堆積。他指出,包括荷爾蒙變化(如青春期、懷孕、更年期)、基因遺傳、運動量不足、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以及因久坐或久站造成的局部血液與淋巴循環障礙,都可能促使橘皮組織的形成。從皮膚的解剖學角度來看,當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向上推擠真皮層,造成皮膚表面隆起;同時,周圍的纖維組織受到拉扯,形成肉眼可見的凹陷,最終呈現出凹凸不平的「橘皮」樣貌。鐘醫師強調,這是一個脂肪層、纖維間隔與皮膚表層三者結構失衡的結果,因此,單純依靠減重可能無法完全改善橘皮問題,需要更全面的策略。

面對橘皮困擾,傳統上可能較少有效的解決方案。然而,近年來,非侵入式的改善方式逐漸受到重視。鐘一傑醫師介紹,LPG技術便是其中一種新選擇。其原理是透過負壓吸力結合滾輪夾吸,對皮膚及深層組織進行規律而溫和的按摩,藉此促進局部血液與淋巴循環,改善脂肪堆積與分佈不均,並刺激深層組織,使皮膚看起來更平滑緊緻。鐘醫師認為,LPG特別適合久坐族群、容易水腫者、快速減肥導致皮膚鬆弛者,以及剛完成抽脂手術、希望幫助術後組織恢復者。但他提醒,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療程前務必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制定個人化的計畫,並搭配健康飲食與適量運動,才能達到更佳且持久的效果。同時,他也指出,由於LPG主要是物理性刺激,若生活習慣不良,橘皮組織仍可能復發,因此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至關重要。

新聞來源:ME 生活|ME 美醫誌授權 請勿轉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