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9 次瀏覽
臺灣1895乙未戰爭的緣由
1 min read

臺灣1895乙未戰爭的緣由

臺灣1895乙未戰爭的緣由

編輯 撰文  許慎之


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895年11月18日;日語:乙未戦争/いつびせんそう Itsubi sensō )是臺灣因《馬關條約:下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各地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

圖 馬關條約『中日講和條約』翻拍自網路
圖 馬關條約『中日講和條約』翻拍自網路

「乙未」是指戰事爆發的1895年,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文獻紀載上又稱乙未之役乙未日軍征臺之役乙未之變,日本方面則有臺灣平定作戰(台湾平定作戦/たいわんへいていさくせん Taiwan heitei sakusen)、臺灣平定臺灣征討(台湾征討/たいわんせいとう Taiwan seitō)等別稱。該戰爭是以臺灣為主要發生地的戰爭,當時以客家族群吳湯興姜紹祖、徐驤、邱國霖、吳鎮洸為作戰主力之 一。

圖  苗栗銅鑼十四連莊合約  1895前三年簽訂 微光書旅 提供
圖  苗栗銅鑼十四連莊合約  1895前三年簽訂 微光書旅 提供
圖 苗栗縣銅鑼 吳氏宗祠 總統府-姚嘉文資政先生與夫人前彰化縣長周清玉女士、微光書旅創辦人-賴世若 先生參訪祭拜 由吳湯興子孫-吳氏宗祠主委 吳德鈺先生 為參訪團講解 許慎之拍攝
圖 苗栗縣銅鑼 吳氏宗祠 吳湯興  宗名 吳興官   許慎之拍攝

圖 丘逢甲推舉台灣民主國唐景崧大總統授吳湯興之「統領台灣義民各軍關防」 (現存放於微光書旅)
圖 丘逢甲推舉台灣民主國唐景崧大總統授吳湯興之「統領台灣義民各軍關防」 (現存放於微光書旅)
延伸閱讀: 抗日三傑 吳湯興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和丘逢甲義勇軍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及民兵十萬名。

圖 台灣民主國黃虎旗(藍旗)
圖 台灣民主國黃虎旗(藍旗)
圖 台灣民主國國璽 -民主國之寶印  真跡已遺失   司徒長卿 摹刻 現存放於苗栗銅鑼 微光書旅 
圖 台灣民主國國璽 -民主國之寶印  真跡已遺失   司徒長卿 摹刻 現存放於苗栗銅鑼 微光書旅

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圖  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 唐景崧  翻拍自網路
圖  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 唐景崧  翻拍自網路
圖  臺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 劉永福  翻拍自網路
圖  臺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 劉永福  翻拍自網路
圖  臺灣民主國 副總統 丘逢甲 翻拍自網路
圖  臺灣民主國 副總統 丘逢甲 翻拍自網路
圖 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  翻拍自網路
圖 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  翻拍自網路

乙未戰爭造成臺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另有數千日軍感染霍亂等疾病而死,病死者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不過根據相關考證,日軍在傷亡名單上面採取單位互換、戰死改為病死、戰死隱瞞不報與竄改戰死地點等方式來匿報實際作戰陣亡人數,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臺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依照《臺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

圖   日軍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翻拍自網路
圖   日軍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翻拍自網路
圖 日軍近衛師團  翻拍自網路
圖 日軍近衛師團  翻拍自網路

延伸閱讀:

簽署馬關條約大清御璽-皇帝之寶
1895 乙未
民主國之寶印
苗栗銅鑼十四連莊(義軍)合約
抗日三傑義軍統領 吳湯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