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別「肌」情人生!她靠這招擺脫10公分惡瘤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宜蘭32歲的陳小姐,正值生育黃金年齡,去年卻被診斷出子宮內有一顆長達10公分的子宮肌瘤。這項診斷無疑對她的健康和未來生育規劃投下了震撼彈。子宮肌瘤是台灣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好發於30至50歲的女性,但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雖然多數為良性,但若肌瘤過大或造成壓迫症狀,仍需積極處理。
陳小姐的案例凸顯了許多女性在面對子宮肌瘤時的共同困境:如何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生育能力和生活品質。他院醫師最初建議她考慮切除整個子宮,若無生育計畫,這不失為一種根治方式,但對於仍有生育需求的陳小姐而言,無疑是個艱難的抉擇,也促使她積極尋求兼顧健康與生育的兩全方案。
在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陳小姐得知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傅念慈醫師與外院婦科微創手術名醫李偉浩的醫療合作。這項合作為她提供了一線生機,也反映出台灣醫療體系中,跨院際合作、引入高階醫療技術的重要性。傳統的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可能留下較大疤痕,術後恢復期也較長,而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的發展,為婦科疾病治療帶來了新的突破。
陳小姐最終接受了單孔達文西手臂子宮肌瘤切除術。這種微創手術的優勢在於僅需一個小切口,就能精準地切除肌瘤,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子宮組織。對於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而言,這意味著子宮能夠得到保留,未來仍有懷孕的機會。術後,陳小姐不僅肌瘤問題獲得解決,腹部也幾乎沒有明顯的傷口,兼顧了美觀,這也是許多女性在考量手術方式時的重要因素。
單孔達文西手術的成效在陳小姐的案例中得到印證。術後第二天她便能下床活動,傷口疼痛感輕微,約兩週後即重返工作崗位,生活品質幾乎不受影響。這不僅減輕了患者的身體負擔,也大幅縮短了醫療照護的時間和社會成本。
然而,羅東博愛醫院傅念慈醫師也提醒,子宮肌瘤並非都有明顯症狀,許多女性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罹患。因此,女性朋友應養成每年一次定期婦科檢查的習慣,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若肌瘤生長速度過快或體積過大,就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肌瘤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影響。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