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身障到創作天使 八里愛心教養院陶藝展揭生命韌性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在初秋的淡水,陽光輕灑於滬尾藝文休閒園區,一場名為《陶藝・淘意》的特展在此溫馨揭幕。這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院生們,突破身體箝制,以旺盛生命力捏塑出的生命印記。數百件陶藝作品,從蟲魚鳥獸到竹子、櫻花,每一件都訴說著獨一無二的故事,邀請社會大眾走進這個充滿溫柔與韌性的世界。
展覽的開場,一竹慈善會的志工們陪伴著輪標舞社團的院生,在靈動的音樂中翩翩起舞,輕巧的輪椅轉動,劃出無數美麗的弧線,為這場人文盛宴拉開序幕。陶藝社團的張耀全老師,是院生們創作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他秉持著因材施教的理念,為每位院生量身打造專屬的創作路徑。其中,腦麻院生韋汝的故事特別令人動容。她僅能運用左手拇指與食指,卻不曾放棄對美的追求。在漫長的創作過程中,她將陶竹分成四個步驟,耐心地搓揉每一片葉子。韋汝說,夏天黏土容易乾,她得一邊塑形一邊噴水,但當一件件作品,如50隻可愛的黃色小鴨或綠頭鴨完成時,「那種開心會讓我忘掉創作期間身體所承受的痛苦。」她的話語,為所有觀展者帶來最真實的感動。
八里愛心教養院院長劉文湘表示,這次特展不僅讓院生的作品被看見,更提供了一個與社會交流的平台。她特別提到,展覽期間將舉辦八場免費的「企鵝造型輕黏土DIY體驗」課程,由院生們親自帶領民眾,共同感受陶藝帶來的樂趣與療癒。而連續四年無償提供場地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總經理紀維綺,則希望能進一步將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作品,轉化為文創商品,如筷墊或小盤子,讓院生們的才華,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性,也為社會增添更多美麗。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一場關於生命韌性、社會支持與共融的動人告白,誠摯邀請大家在9月7日前,一同前來見證這份美好的生命力。
新聞來源:新北市政府社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