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采重組晶電、隆達為單一子公司,迎戰AI與車用新戰局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在全球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震盪加劇的今日,台灣光電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LED產業指標性集團的富采控股(股票代號:3714),正是在這波風浪中,決定進行一場大刀闊斧的組織變革。集團宣布,將旗下兩大核心子公司—晶元光電與隆達電子,整併為單一子公司「富采光電」,以加速決策效率與資源整合。這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重組,更是一場從傳統製造思維,轉向高附加價值方案提供者的戰略轉型。富采期望透過此舉,擺脫過往景氣循環的束縛,迎向車用、先進顯示與AI光通訊等新藍海。
這場轉型背後,有著迫切的現實壓力。從最新的財報數據可見,富采控股第二季合併營收雖有微幅成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超過一成的衰退,並持續呈現淨損。面對毛利率受匯率與產能利用率影響而下滑的困境,富采必須尋找突破口。因此,「雙加值引擎」策略應運而生:透過「場域加值」深耕特定應用,以及「方案加值」提供整合性解決方案,期望擺脫低毛利代工的宿命。新成立的「富采光電」,正是落實這套策略的關鍵載具。組織架構的簡化與整合,以及新事業單位與前瞻研究中心的設立,都指向同一個目標:集中火力,搶佔下一世代的技術制高點。
富采的這場變革,是一場在虧損中求生的豪賭。董事會通過由現任隆達董事長范進雍接任富采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意味著集團對新領導者賦予了高度的期望與授權。范進雍將如何帶領這艘重新啟航的「光電航母」,整合過去晶電與隆達的技術優勢,並將資源有效投入於「3+1」高附加價值應用,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新公司的成立,能否在短期內有效扭轉財務赤字,並在長期策略上兌現「與光同行,驅動創新」的願景,為股東帶來實質回報,不僅關乎富采的未來,也將是台灣光電產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的重要試金石。
新聞來源:富采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