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創到「音樂資產」!滬尾藝文園區搶攻淡水財經新高地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淡水,這座以夕陽聞名的城市,近年正積極轉型,從單純的觀光景點進化為深度文化場域。滬尾藝文休閒園區舉辦的第四屆《臺灣音樂節》,不僅延續了對在地文化的推廣,更透過一系列高品質的音樂活動,將藝術資產化為城市品牌。園區創辦人表示,期許《臺灣音樂節》能逐步發展為如「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般的國際級盛事,這不僅是文化上的深耕,更是在為淡水累積無形的「城市資產」,為這座古城注入新的價值。

今年的音樂節可謂是星光熠熠,除了持續與灣聲樂團合作,更邀請到二度蟬聯世界口琴大賽三冠王的知名口琴演奏家李讓,策劃【簧格草坡音樂會】共襄盛舉。這場結合自然景觀與專業演出的音樂饗宴,不僅提升了《臺灣音樂節》的國際能見度,也展現了台灣在音樂藝術領域的豐沛能量。壓軸週末登場的兩場音樂會,分別由李讓老師率領的《星河簧語》口琴音樂會,以及灣聲樂團帶來的「草坡音樂會:民歌50經典」,前者為口琴盛宴,後者則帶領觀眾重溫民歌黃金年代。此種藝術與文化交織的安排,正是園區在打造城市品牌上所展現的精準策略,透過「音樂」這種普世語言,喚起大眾共同的情感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滬尾藝文休閒園區這類型的場域經營,已不僅是單純的文化或觀光事業,更可視為一種「城市資產」的投資與活化。透過舉辦具備國際潛力的藝文活動,吸引人潮,創造話題,進而提升周邊的商業與不動產價值。這不僅有助於在地經濟發展,也為將捷金鬱金香酒店這類型的商業體帶來實質收益。當文化與經濟形成正向循環,其所創造的價值,遠超乎單純的門票收入或觀光人次。這種「文化資產化」的策略,值得全台各地方政府與企業借鏡,思考如何將在地文化優勢,轉換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動能。
新聞來源:滬尾藝文休閒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