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尼獎加持!韓流不只K-POP,韓國音樂劇、話劇魅力直擊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當韓劇與 K-POP 席捲全球,一股更深層、更內斂的「韓流」正靜靜吹向台灣——那是在劇場裡,用表演藝術堆疊出的文化魅力。韓國觀光公社在臺北舉辦的「2025韓流公演觀光特展」,活動三天僅提供 3,200 個名額,卻吸引了近 1.8 萬人瘋狂登記搶票,驚人的供需懸殊,不僅彰顯了台灣觀眾對韓國公演的強烈渴求,更揭示了一項新的文化消費趨勢:從追星看演唱會,到走進劇場看話劇與音樂劇,台灣粉絲的韓流光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這股熱潮背後,是韓國政府與內容產業多年耕耘的成果,成功將表演藝術轉化為能吸引國際旅客的軟實力,而台灣,正是這波文化輸出浪潮中的首要市場。
曾幾何時,台灣民眾對韓國公演的印象,多半停留在《亂打秀》這類無語言隔閡的表演。但近年來,韓國文化產業的觸角不斷延伸,從獲獎無數的原創音樂劇,到百萬暢銷小說改編的話劇,題材與形式日益多元。此次特展匯聚了話劇《不便利的便利店》、音樂劇《Dream High》,以及安城男寺黨、國立國樂院等傳統與現代的代表性作品,透過完整版演出、跨界合作與 AR 字幕眼鏡等創新技術,打破語言隔閡,讓台灣觀眾能零距離體驗韓國表演藝術的精髓。這種內容與技術的雙重突破,不僅提升了觀賞體驗,更為文化交流鋪設了一條平坦的大道。
韓國觀光公社本部長金南天指出,台灣在訪韓公演觀光客中穩居第一,佔比高達 53%。這個驚人的數據背後,不僅是台灣觀眾的熱情,更是韓國政府將「內容」轉化為「行動力」的成功案例。從在地特展的體驗,到未來親赴韓國首爾「Welcome大學路」藝術節的實際行動,這股由文化內容驅動的旅遊模式,正在重新定義韓流的魅力。這場特展不只是一場演出,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台灣民眾親自走進韓國的劇場,感受那股在燈光與掌聲中,獨一無二的感動。這場文化盛宴,或許也為台灣的內容產業,提供了值得深思的借鏡。
新聞來源:韓國觀光公社 台北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