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5 次瀏覽
餐食打成泥恐加速退化?這三招讓長輩「咬得動」、「吃得香」!
1 min read

餐食打成泥恐加速退化?這三招讓長輩「咬得動」、「吃得香」!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趨勢加劇,銀髮族群的健康照護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其中,「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看似是日常小毛病,實則潛藏著影響長者生活品質的嚴重危機。這不僅可能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更容易引發嗆咳、誤嚥性肺炎等併發症,進而大幅降低長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與尊嚴。門諾基金會此次舉辦的「進食與吞嚥照護專業初階人才培訓工作坊」,正是為了解決第一線照顧者在面對長者進食困難時的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上的斷層。

學員相互進行30秒反覆吞嚥檢測。

傳統上,為方便照顧,長者的飲食常被處理成流質或軟爛的形態,此舉雖能暫時緩解「咬不動」的問題,卻可能加速咀嚼與吞嚥肌肉的退化。此次培訓由高雄市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等人授課,核心在於「復能」,而非僅是「便利」。透過簡單易行的居家訓練技巧,如「30秒反覆吞嚥檢測」、「布丁湯匙訓練」及「曬衣夾咬合」,旨在啟動長者自身潛在的咀嚼與吞嚥能力,讓他們能更安全、更有尊嚴地享受「由口進食」的幸福。這不僅是單純的照護技巧傳授,更是對「健康平權」理念的實踐,期望將專業知識普及至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鄉及離島地區,打破「無鼻胃管人生」的迷思。

馮明珠副院長教導照護人員深呼吸訓練,提升處理嗆咳的應變能力。

此類培訓工作坊的成效,可從參與學員(居服員、送餐督導等)能否將所學有效應用於實際服務中來觀察。長遠來看,若能有效提升照護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預防並延緩長者吞嚥功能退化,將能顯著減輕健保及長照體系的壓力,同時提升長者的晚年生活品質。門諾基金會的努力,不僅在於技能的傳授,更在於理念的推廣,將「好好吃飯」的權利與幸福,延伸至每一位需要幫助的長者手中。

新聞來源:門諾基金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