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3,778 次瀏覽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文旅&藝術  旅遊印記 | 360度
1 min read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文旅&藝術 旅遊印記 | 360度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文旅&藝術 旅遊印記 | 360度

撰文  許慎之


用藝術走讀臺灣系列,故名思義就是以『藝術』來分享及敘述著台灣在地歷史,為何『走讀』?

走讀,兩字就是希望大家不僅閱讀歷史更需要親身走一趟歷史發生的地區,深入瞭解這塊土地過去所經歷過的故事。

所謂~  行萬卷,閱萬書,便可身歷其境,切身感受(沈浸式體驗)。

『用藝術走讀臺灣』今天用藝術觀點來分享的是-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這次結合了不同的藝術

插畫 X 篆刻藝術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插畫 -邱浡洧 篆刻-司徒長卿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插畫 -邱浡洧 篆刻-司徒長卿

臺灣台南接官亭&風神廟

Jieguan Pavilion & Wind Temple in Tainan, Taiwan

台湾台南市のジーグアンパビリオンと風神廟

대만 타이난의 Jieguan Pavilion & Wind Temple

台湾台南接官亭&风神庙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插畫 -邱浡洧 篆刻-司徒長卿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插畫 -邱浡洧 篆刻-司徒長卿

用藝術走讀臺灣

英文:Explore Taiwan with art

日文:アートで台湾を探索

韓文:예술로 대만 탐험하기

法文:Explorez Taïwan avec l’art

簡體:用藝術探索臺灣/用藝術走讀臺灣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明信片-旅遊印記   插畫 -邱浡洧 篆刻-司徒長卿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明信片-旅遊印記   插畫 -邱浡洧 篆刻-司徒長卿

插畫欣賞-電繪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明信片-旅遊印記   插畫 -邱浡洧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插畫 -邱浡洧

篆刻欣賞-旅遊印記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篆刻-旅遊印記 篆刻-司徒長卿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風神廟篆刻-旅遊印記 篆刻-司徒長卿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篆刻-旅遊印記 篆刻-司徒長卿
圖 【用藝術走讀台灣400年】專欄-臺南接官亭篆刻-旅遊印記 篆刻-司徒長卿

<接官亭&風神廟>歷史:

大清時期:

早期清人來台,大多由廈門渡過臺灣海峽到鹿耳門。再經台江進南河港入府城。

1739年(清乾隆4年),為接待清朝官員而設置「接官亭」。有大門、官廳、風神廟以作為府城門戶。

1777年(清乾隆41年),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風神廟,增建東側官員公館、廟前石坊,庇佑舟楫行旅安全。

日治時期:

1918年(大正七年)接官亭與風神廟同被拆除,石坊與鐘鼓樓則列為公園預定地而保存下來。1930年(昭和5年)鐘樓頂部倒塌,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計畫,風神廟及接官亭公館遭拆毀。

1924年(大正13年),當地士紳集資重建風神廟。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明信片-旅遊印記   插畫 -邱浡洧 篆刻-司徒長卿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日治時期

民國時期: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鼓樓因地震倒下,後仿鐘樓形式重建。2016年(民國一百零五年)遭遇大地震,鼓樓再次受損,鐘樓則完全倒塌。後將鐘樓於原址重建,並正名為「峴石亭」,鼓樓受損處修復後,正名為「棠蔭亭」,接官亭石坊亦進行清潔防護等修復工程,乃為現今接官亭之樣貌。

 2016年2月6日,高雄美濃地震,鐘樓(峴石亭)倒塌,鼓樓(棠蔭亭)結構受損。

2017年9月18日,開始修復工程。

2019年6月14日,完成修復。.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風神廟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接官亭&風神廟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風神廟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風神廟  翻拍自網路
圖 【藝術走讀台灣】專欄-臺南風神廟  翻拍自網路

<接官亭&風神廟>建築特色:

  1. 接官亭牌坊為三間四柱二樓式花崗石造,頂端採歇山重簷式,高8.19公尺,寬8.66公尺。
  2. 臺灣最複雜的牌坊結構。
  3. 蔣元樞手題兩幅對聯:

南面石柱對聯「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揆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橫額「鯤維永奠」。

北面石柱對聯「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橫額「鰲柱擎天」。

<接官亭>傳說:

乾隆元年(1736年),據傳南河港出現黑龜精作怪,侵擾往來船隻和民眾。

乾隆4年,台灣道(臺灣行政首長)鄂善為鎮壓黑龜精,建接官亭與風神廟,但只鎮住黑龜精四肢,頭部仍可自由活動,繼續危害民眾。

乾隆42年,知府(臺南府行政首長)蔣元樞重修風神廟與接官亭,並立「千年鎖」石坊(今接官亭石坊),用石柱鎮壓黑龜精脖子,這才制伏了危害數十年的水怪。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Google Map

Google 360 

延伸閱讀:

用藝術走讀臺灣

走讀台灣36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