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營隊18學生「飯捲」後集體吐!北市衛生局緊急勒令供餐業者停業徹查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暑假期間,各大專院校及機構紛紛舉辦多元營隊活動,提供學生學習與體驗機會。然而,隨著團體膳食供應量的增加,食品安全風險也隨之升高。特別是在夏季高溫環境下,細菌繁殖速度加快,食物保存與製備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2025年7月31日晚間接獲醫院通報,國立臺灣大學某營隊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案件,顯示校園營隊的餐飲安全已成為政府機關重點關注的環節。根據法規,當就醫人數達到6人(含)以上時,衛生單位便會立即啟動調查與應變措施,以遏止事件擴大並釐清肇因,確保民眾食的安全。這起事件的迅速通報與衛生局的即時介入,也凸顯了現行食安通報與應變體系的運作。
此次臺大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初步調查顯示,指向由北市某業者供應的「飯捲」為主要疑點。受影響的約160位學生中,有18位在食用該飯捲後出現噁心、嘔吐等身體不適症狀並就醫。這個集體不適的現象,讓飯捲成為衛生單位追查的重點。
為釐清食物中毒原因,臺北市衛生局在接獲通報的第一時間(7月31日深夜),便立即趕赴營隊現場採集了2件食餘檢體送驗,希望能從殘餘食物中找出致病原。隔日(8月1日)上午,衛生局進一步派員前往涉嫌供應餐點的製造場所,針對包括環境衛生、製程品質、人員衛生、硬體設施,以及倉儲運輸管理等環節,進行全面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查核。同時,現場也採集了食品、食材、從業人員手部與環境檢體送驗,期能透過多面向的檢驗分析,從生產鏈的各個環節中找出導致學生身體不適的確切原因,並釐清業者在製備與供應過程中是否存在疏失。
面對這起疑似食物中毒案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除了積極進行調查與處置外,也藉此事件再度向社會大眾發出夏季食品安全警示。鑒於天氣炎熱有助於細菌滋生繁殖,衛生局提醒所有食品業者和一般民眾,在餐食製作與享用過程中,務必留意食材的完整性、妥善的冷藏(0~7℃)、冷凍(低於-18℃)或熱藏(超過60℃)保存溫度,並嚴格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這些都是預防食品中毒的關鍵措施。
未來,衛生局將持續加強對餐飲業者的稽查與輔導,特別是針對團膳供應商、外燴業者以及學校周邊餐飲店,確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規範。同時,也將持續透過多元管道宣導食品安全知識,提升民眾的自主防範意識。對於民眾而言,若在用餐後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身體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用餐史,以便醫師評估後向衛生局通報。此外,臺北市政府亦提供消費者申訴管道(線上申訴或撥打1999市民當家熱線),鼓勵民眾在遇到食品消費爭議時,能夠善用這些資源維護自身權益。這起事件將促使大眾對夏季用餐安全產生更高警覺,業者也將面臨更嚴格的檢視。
新聞來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