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家扶60年堅守 清寒孩子勇闖AI職場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八月的台北,陽光炙熱,但郵政博物館大禮堂內,卻充滿一股溫暖且堅毅的力量。這天,台北家扶中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專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不同於傳統的頒獎儀式,這場活動更像是一場為弱勢學子量身打造的「夢想補給站」。在台北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與台北市傑出女性發展協會的共同見證下,210位奮發向上的大專生,不僅領到實質的獎助學金,更獲得了一份無形的「加值祝福」。

來自新住民家庭的大四生小真,是這場活動的亮點。她分享,獎學金不僅減輕了家裡的經濟重擔,更給了她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讓視野不再受限於書本與困境。而另一段感人的插曲,是服務家扶三十多年的展愛隊志工「小白老師」游建成,他將退休金捐出作為扶幼基金,並將親手製作的「幾米夢想手札」送給每位學子,期許他們在人生的旅程中,能將熱情與勇氣化為前行的動力。

在頒獎典禮上,三位大專生代表分別帶著「學習」、「創作」、「料理」行動箱上台。這些箱子裡裝的,不只是他們所學的專業,更象徵著他們在學習路上對未來的迷茫、自我懷疑與資源匱乏的困境。然而,這並非一場無解的訴苦大會。台北家扶姚寶珍榮譽主委與傑出女性發展協會張曼惠理事長帶領貴賓們,逐一為孩子們獻上「加值祝福」,這些祝福可能是一個語言學習APP、一套剪輯軟體,或是一張專業證照的報名費。每一個祝福都像是一份精準的裝備,讓孩子們能補足學習上的不足,勇敢從教室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是資深人資顧問汪姵均的專題分享。在AI快速滲透生活的時代,面對未來的職場挑戰,學子們感到焦慮與不安。汪顧問的分享,如同在迷霧中點亮了一盞燈,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善用資源與工具,增進自身能力,並透過與同齡人的交流,激盪出更多新的想法與方向,讓他們能更有意識地進行未來的抉擇。

「我們相信教育是翻轉人生的關鍵。」台北家扶主任謝曉雯的這句話,道出了家扶六十年來不變的服務使命。在變動的時代,弱勢家庭的孩子更需要資源與探索的機會,而獎助學金不僅是對他們的肯定,更是鼓勵他們不因現實壓力而停下學習腳步的強大後盾。這場頒獎典禮,不只是一次性的金錢援助,更是一個全方位的支持系統,從裝備補足、職涯引導到心靈支持,為孩子們築起一道堅實的防護網。

台北家扶的努力,如同在社會播下希望的種子,期待能有更多人加入「助學人」的行列,與家扶一同攜手,陪伴學子們在築夢的道路上持續邁進。這是一場愛的接力賽,每一次的幫助,都將化為孩子們前行的力量,讓他們能自信且勇敢地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
新聞來源:台北家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