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28 次瀏覽
富采 X-Celeprint跨國結盟 巨量轉移技術突破矽光子CPO瓶頸
1 min read

富采 X-Celeprint跨國結盟 巨量轉移技術突破矽光子CPO瓶頸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台灣光電半導體大廠富采(3714),今(25日)扔出震撼彈,宣布與歐洲微轉印技術(MTP)先驅 X-Celeprint 達成深度合作。這不僅是一次單純的技術授權,更是一次將技術「數據化」為「量產力」的關鍵佈局。面對AI時代對資料傳輸的極致渴望,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 正成為解決瓶頸的「光速引擎」。這次富采借助 X-Celeprint 在巨量轉移技術和專利上的全球領導地位,將其在高階光電元件(如 Micro LED、VCSEL)上的量產經驗,進行一次高效的「異質整合」跳躍。

富采光電董事長范進雍強調,公司在 AI 光通訊領域的佈局已涵蓋多種光源解決方案。他指出,雙方的結合是將 「高階製造」「全球獨步的微轉印技術」 連結起來,目標是在矽光子生態圈中扮演關鍵角色。這一步,正是將傳統光電元件的製造成熟度,無縫轉移到極需高精度、高效率的矽光子元件上。X-Celeprint 執行長 Peter Smyth 則補充,這種新的合作模式,將為業界提供一個加速 MTP 技術量產化的「新選擇」,加速矽光子在多重產業的普及化。

數據解密:從「精度15%」到「速度30倍」,巨量轉移如何改寫CPO規則?

以往,巨量轉移技術多被關注於 Micro LED 顯示領域。然而,隨著 AI 與高速運算 的爆炸性成長,資料中心對 高速傳輸 的需求已經從「渴望」變成「迫切」,這也使得異質整合與高密度封裝成為新的產業制高點。富采的數據指出,相較於傳統製程,巨量轉移技術在精度與效率上具有壓倒性優勢。

富采前瞻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黃兆年揭露了關鍵數字:此次導入的微轉印技術,能將轉移速度提升到傳統技術的 30倍以上,同時,轉移精度更縮小為傳統技術的 15%。這項突破,對於極高整合難度的 CPO(Co-Packaged Optics) — 即將半導體與光電元件共封裝的技術 — 來說,無疑是解決散熱與效能瓶頸的重大福音。這讓富采不僅是光電元件的供應商,更是 CPO 解決方案 的核心推動者。

未來佈局與潛在商機:富采擔綱「製造主力」,與第三方共同建構新生態

根據合作協議,X-Celeprint 將提供其 MTP 技術並尋求潛在商機,而富采則將扮演技術的 「製造主力」。這是一個分工清晰且互補的策略:富采利用其量產能力將技術商業化,X-Celeprint 則專注於技術專利與應用推廣。更具戰略意義的是,雙方將策略性地與 第三方企業 展開合作,共同擴展矽光子技術的商業化版圖。

這意味著,富采不僅鞏固了其在 Micro LED 等光電元件的市場地位,更一腳跨入了 AI 算力基礎設施 的核心。藉由高效且精準的巨量轉移技術,富采正打造具備強大競爭力的 光電整合解決方案,瞄準的正是未來兆元規模的 資料中心先進運算系統 商機。

新聞來源:富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