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肩頸痠痛手發麻?醫警告:這動作再不做,小心頸椎壓迫恐終身癱瘓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宜蘭一名50歲的陳阿姨,在超市工作逾十年,長期搬運重物、蹲站與低頭盤貨,導致職業傷害累積。近期她深受嚴重肩頸疼痛與右手發麻之苦,甚至「痛到坐不住、睡不著」,雖經中醫復健仍無改善。經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黃安平醫師檢查,發現其頸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脊髓。醫師警告,若不及時處理,不僅面臨四肢無力風險,一旦遭受外力撞擊更可能導致癱瘓。考量陳阿姨對術後活動度與恢復期的擔憂,最終採行「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手術」治療。

黃安平醫師指出,傳統的頸椎融合手術雖能解決壓迫,但需透過墊片讓椎骨融合,術後患者需配戴頸圈長達三個月,且因喪失該節活動力,長期下來容易導致上下鄰近節段因代償壓力而加速退化。相較之下,陳阿姨選擇的「人工椎間盤」能保留頸椎原本的活動角度,不僅減輕相鄰關節壓力,更能大幅縮短復原期。術後一週陳阿姨即恢復日常生活,疼痛完全消失,讓她得以重新規劃職涯,避免重蹈覆轍。
針對現代人常見的「3C文明病」,黃安平醫師提醒,長期低頭、姿勢不良或抽菸都會加速頸椎退化。民眾若出現長期肩頸痠痛麻,應儘早就醫釐清壓迫程度。目前治療趨勢多元,輕微神經根壓迫可採藥物或高頻熱凝療法等保守治療;但若影像檢查顯示已壓迫脊髓,則建議儘早評估手術,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