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點設計獎決審名單解構 從「產業廢料」到「醫療專利」,設計權利的邊界擴張!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2025 年金點設計獎與概念設計獎,今日(9/25)正式公布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共 件作品角逐最高榮耀。這份名單不僅是美學的競技場,更是一份對當前全球 「設計權利」 與 「資本效率」 的深度回應。如同 iF 國際論壇設計執行長 Uwe Cremering 所觀察,入圍作品已超越單純的創新,有效回應了 社會與環境議題。
在產品設計類,華碩 ROG Phone 9 Pro 以其「五截式散熱架構」與 AI 功能入圍,它代表的是在極致性能追求下,如何透過設計 突破單一功能限制,達成 「效率與實用性」 的黃金平衡。同時,台灣無印良品執行副總梁益嘉的觀察更點出關鍵:設計正聚焦於 「收納與多功能靈活運用」,這是在有限都市空間中追求 「生活坪效加乘」 的精準經濟學。
然而,真正具備挑釁力的,是設計對 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的實踐。泰國 “No Time to Waste” Office 將鋼鐵廠的「金屬廢料」轉化為建築構件,展現了「循環設計」從概念走向 「產業應用可行性」 的法律與成本模型。這不僅是道德宣示,更是證明 「廢料再利用」 具備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槓桿。

在傳達與空間設計領域,入圍作品則呈現了「抽象語彙」 與 「沉浸式場域」 兩種截然不同的 價值主張。永真急制設計工作室的 「臺中綠美圖視覺識別」 運用極簡幾何,將圖書館與美術館的複雜共構關係,轉化為 「高識別性」 且 「跨領域融合」 的品牌資產,這是設計在公共政策傳播中的 「符號效率」 展現。
另一方面,雄獅旅行社的「福森號」 與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大阪世博 TECH WORLD 館」 則追求 「沉浸式體驗」。前者將阿里山林鐵重建結合 紅檜與扁柏 打造穹頂,將觀光服務升級為具備 「文化深度與永續價值」 的產品,鎖定的是高端旅遊市場的 「心靈消費溢價」。
而在概念設計獎,其入圍作品則將設計的邊界推向了 醫療專利 與 知識產權 的高風險區。「喬良智齒牽引拉勾」 的設計,源於牙科醫師的臨床經驗,意圖透過 流線型筆狀結構 降低手術風險,減少神經損傷等 「醫療法律責任」。這已不再是單純的創意發想,而是將設計思維直接轉化為 「專業領域的工具優化」 與 「潛在專利佈局」。設計師正從單純的美學服務者,轉型為 問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本次金點設計獎與概念獎的入圍名單,反映了設計界對市場、法律和環境壓力的 「積極性回應」。無論是從素材選擇、減少環境影響的 ESG 議題,還是從多功能靈活運用的 收納效率,設計師的論述都變得更為 「務實與批判」。正如中國著名設計師潘虎所言,設計不能僅停留於形式語言的創新,最終仍需 服務於人與生活。
月 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的頒獎典禮,將是這場設計界「論述戰」的 「判決日」。最高榮譽最終將頒給誰?是代表 科技效率極大化 的電競手機,是代表 循環經濟閉環 的廢料辦公室,還是代表 公共財轉譯力 的綠美圖視覺識別?這不單是美學的選擇,更是金點獎主辦方對未來 「設計主流價值」 的定錨。
新聞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金點設計獎媒體宣傳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