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16 次瀏覽
搶救記憶黃金期!宜花東首位阿茲海默症患者用新藥 醫:有望延緩失智惡化30%
1 min read

搶救記憶黃金期!宜花東首位阿茲海默症患者用新藥 醫:有望延緩失智惡化30%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74歲退休老師游女士三年前開始出現重複問話的狀況,初期家人未警覺,直到她連回家的路都忘了、記憶力急速衰退、甚至不敢出門,家人才驚覺就醫。今年六月失智症新藥在台核准上路,游女士日前在丈夫的陪同下,於羅東博愛醫院接受最新的失智症治療藥物,成為宜花東首例。游女士的先生坦言,最大心願是太太能重拾昔日騎單車的樂趣,再多快樂過幾年,突顯出家屬對於延緩病程的殷切期盼。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劉競雄醫師指出,游女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後,雖然接受傳統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但仍持續惡化。這次使用的單株抗體新藥,是針對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斑塊,被視為阿茲海默症治療的重大突破。劉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數據顯示,此類新藥在18個月的完整療程中,能延緩約5至7個月的認知功能退化,相當於減緩病程3成左右的惡化速度,為失智家庭帶來一線曙光。游女士目前已於9月份完成首次藥物輸注,正同步進行藥物、非藥物治療與生活型態調整。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曾弘斌醫師失智共照中心高志堅醫師共同提醒,及早治療是延緩失智進程的關鍵,藥物對於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及輕度失智症的患者效果最佳。然而,「不願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往往是拖延診斷與治療的主因。兩位醫師呼籲,一旦家人出現記憶下降或日常功能變化,務必儘速至神經內科評估,並勇於面對疾病、積極尋求醫療協助。失智症的治療已進入新時代,透過醫學介入與家人支持,能為患者爭取更多保有生活品質的時光。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