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1,123 次瀏覽
『地方創生&永續城鄉』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小暑 |南路石碇千島湖
1 min read

『地方創生&永續城鄉』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小暑 |南路石碇千島湖

『地方創生&永續城鄉』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小暑 |南路石碇千島湖

小暑典故: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小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因此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中國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有時還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區東旱西澇,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在中國大部分的農耕區,經過農曆五月的搶收搶種之後,小暑前後,除東北與西北地方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全中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農事主要是各種田間管理的工作,應根據長勢追肥、防治病蟲。

意涵:「小暑」意即「小熱」,代表暑氣初升,尚未至最盛,但天地間已蓄滿動能,進入仲夏過渡期。

氣候特色:午後雷陣雨增多、氣溫升高,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是夏收夏種的轉捩點。
小暑由來與傳說:

據說古代有位農神「小暑翁」,會在每年小暑時節,化身為白鬚老者巡視田野,檢視五穀生長。民間會供奉涼茶、青草粥祈求農作豐收與避暑安康。

節氣習俗
吃涼麵、喝綠豆湯、曬書畫(防潮)是南方常見小暑習俗。閩南與台灣地區,部分農村會在此時進行「祈雨」或「驅熱」儀式。

圖 24節氣淡蘭廊道地方系列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司徒長卿 提供
圖 24節氣淡蘭廊道地方系列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司徒長卿 提供

看見~穿越北臺灣淡蘭廊道(古道)地方之美

我們以24節氣主題來分享~跨越北台灣四百年的古徑『淡蘭廊道』並以攝影、插畫、書法、篆刻型態來介紹地方特色之美~

淡蘭古道歷史背景

淡蘭廊道(古道)是泛指清朝末期到日治時代初期(約十九世紀期間),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現今臺北、基隆、桃園到宜蘭)的山區主要交通道路系統,範圍橫跨現今北台灣的四個行政區(新北市、基隆市、臺北市、桃園縣、宜蘭縣)。 這段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為了克服臺北與宜蘭間地理的障礙,清廷的官方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北台灣山嶺上留下路跡,淡蘭古道成為北台灣這段開拓史的見證。日治時期後,因鐵路、公路的開通,古道漸漸的失去其原有功能,除了部份開闢為鐵公路使用外,其餘皆逐漸隱沒在荒煙蔓草之中。

歷史脈絡
淡蘭古道為清代連接台北府(艋舺)與宜蘭(噶瑪蘭)的交通要道,由官道、民間茶道與商道交錯而成。因其穿越三貂嶺、草嶺與石碇等地,兼具地理與文化意涵。

分段說明

北路(艋舺至三貂嶺)

中路(石碇至坪林、烏來)

南路(草嶺古道通往頭城)

文化價值:沿線古橋、土地公廟、涼亭與驛站仍保有完整人文痕跡,為北台灣最具歷史厚度的步道系統。

圖 淡蘭之友-淡蘭市集聯盟提供
圖 淡蘭之友-淡蘭市集聯盟提供

淡蘭延伸閱讀:

【淡蘭市集】專頁

這次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要介紹-淡蘭南路

新北市石碇區簡介

歷史由來
石碇舊稱「石店」,因地處淡蘭古道茶道要衝,清代成為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尤其是包種茶。日治時期以「碇仔寮」為名,後簡化為「石碇」。

地理特色
地勢多山谷溪流,擁有翡翠水庫上游涵養區。原為礦區、茶鄉與河運中心,如今轉型為文化旅遊小鎮。

人文特色
保有吊腳樓、石砌古道、石碇老街、百年茶行、豆腐文化與茶農聚落,是北部極具鄉土韻味的小鎮。

 【石碇地誌|茶山與河谷的慢日子】

石碇,舊稱石店,為淡蘭茶道重鎮。地形崎嶇,山水環繞,清代以製茶、礦業聞名。日治時期改稱「碇仔寮」,如今新北市僅存仍無火車通行的行政區之一。

老街上的豆腐店飄著焦香,吊腳樓下還傳來洗衣聲。石碇不急不緩,像是專為夏日設計的節奏。小暑時節,山裡人家曬豆皮、曬菜脯,也曬著記憶中那些老茶行的茶香與光影。

小暑|石碇千島湖 × 淡蘭茶道的夏日綠語

風從湖面吹來,茶園濃綠如詩,小暑已至,夏日正要深情展開。

文/拾月選稿.影像/石碇茶山與湖畔實景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石碇千島湖形成

地理成因
因翡翠水庫蓄水形成沉水山谷景觀,原為茶園與聚落,蓄水後高低起伏山丘彷若千座島嶼散佈湖中,因此得名「千島湖」。

視覺特色
水色碧綠,山巒環繞,與茶園、檳榔林交織成層層錯落的翠綠山景,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代表景點

八卦茶園

坪林/石碇交界觀景平台

湖畔茶園步道、觀景台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千島湖|夏天,在山水之間展開】

千島湖原為石碇與坪林交界山谷。因興建翡翠水庫而形成特殊沉水地形。高低錯落的丘陵在湖水圍繞下,彷彿群島散落,被譽為「台版千島湖」。

小暑來臨,茶園濃綠如染。遠眺八卦茶園,茶行如線,梯田如畫。站上觀景平台,清風徐來,暑意頓消。日暮時分,霞光倒映湖面,仿若進入一幅靜謐山水長卷。

【旅途建議|以湖光與茶香迎暑】

前往千島湖,可從新店轉乘客運至石碇,再轉至永定里。或自駕至106乙線沿觀景台巡遊,輕鬆親近湖景茶香。

步行環湖步道,不長不短,適合一家同行。茶園體驗、冷泡茶試飲、茶師導覽,是小暑旅程的最佳註腳。拍攝晨霧、午後光影與湖中倒影,留住夏日最動人的片刻。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詩意結語|小暑的光,灑在茶尖與湖水上】

當小暑來臨,石碇的山、水、茶與風開始說話。陽光灑在茶葉尖端,湖面泛起細細波光,空氣中藏著一種安靜而豐盈的熱。

這裡的夏天不喧囂,而是用一口冷泡茶、一片湖光、一段古道,讓人懂得如何在熱之初,感受最純粹的清涼。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圖 24節氣小暑 淡蘭廊道 石碇千島湖 Kimball Wen 拍攝 司徒長卿 篆刻書法

 旅遊方式

  • 交通建議
    • 【大眾運輸】:可搭乘捷運至新店站,轉乘新巴士923/綠12至「永定里站」或「石碇老街站」,再租用接駁車或腳踏車上山。
    • 【自行開車】:國道五號至石碇交流道下,循106乙前往永定里或八卦茶園觀景區。
  • 步道建議
    • 千島湖觀景平台-八卦茶園環湖步道,全程1.5-2公里,適合親子與長者漫遊。
  • 體驗活動
  • 茶園採茶體驗/製茶工作坊
  • 在地茶席/湖景下午茶
  • 生態導覽:蝴蝶、鳥類、水文保育解說
  • 夏季攝影:拍攝晨霧、逆光茶田、黃昏霞彩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E7%BF%AB%E9%9B%99%E6%BA%AA%E6%9B%B8%E8%8B%91-100063899989014/

台灣地方創生公社: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0443219926327/?ref=share

24節氣小暑與藝術的結合-攝影

Kimball Wen 老師

F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AwRqiiRN/

24節氣小暑與藝術的結合-篆刻

製章: 司徒長卿

印文: 小暑    字體:大篆

石材:壽山高山石   尺寸: 2X 2X6 cm

邊款:辛丑夏 小暑 長卿作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圖 24節氣淡蘭廊道地方系列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司徒長卿 提供
圖 24節氣淡蘭廊道地方系列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司徒長卿 提供

小暑節氣詩詞:  

【唐】白居易

消暑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小暑傳說:

曬龍袍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伏日祭祀:伏日,古人說: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遠在先秦已見著錄。古書上說,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傳說是太陽神,祝融則是炎帝玄孫火神。傳說炎帝叫太陽發出足夠的光和熱,使五穀孕育生長,從此人類不愁衣食。人們感謝他的功德,便在最熱的時候紀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傳說。

小暑節氣飲食及養生:

小暑是芒果盛產的時節,不過可要記得不要因為貪嘴而食用太多,傳統上認為芒果帶有「濕毒」,體質偏濕或是皮膚狀況較敏感的人都不建議食用太多。另外,因為天氣炎熱、濕氣又重,更要記得多補充水分,也可飲用像是薏仁水、綠豆湯等清熱解毒的食物,但是要避免太過冰涼的飲食。

小暑時節因為天氣悶熱、濕氣高,再加上現代人都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也要注意室內外的溫差,若有什麼外出活動的話,也要記得防曬跟遮陽,而且此時盡量要以靜態活動為主,避免過度運動跟進補,當然也要盡可能作息正常不熬夜。

延伸閱讀:

『地方創生&永續城鄉』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夏至 |蘭陽平原

『地方創生&永續城鄉』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芒種 |北路貢寮

『地方創生&永續城鄉』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小滿 |北路貢寮

『地方創生&永續城鄉』淡蘭廊道-24節氣地方之美-立夏 |石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