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醫師呼籲早期介入預防健康隱患
【許家源記者/綜合報導】
近年來,台灣兒童肥胖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學校每年定期進行的健康檢查數據顯示,兒童肥胖率持續上升。根據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的數據,每四名台灣學童中,就有一位屬於過重或肥胖狀況。這樣的比例在學齡前兒童和國小生中尤為明顯,特別是當孩子的BMI(身體質量指數)超過建議範圍,父母需要更加重視。
許多家長往往忽略兒童早期體重過重的危害,認為「小時候胖長大就會瘦」,或視為可愛標誌。事實上,研究顯示,若兒童在早期已經出現肥胖現象,成長過程中其體重繼續增長的機率極高,並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醫學專家指出,肥胖兒童未來面臨更高的三高風險,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兒童當下的生活質量,更會為成年後的健康埋下隱患。
兒童肥胖的成因複雜多樣,主要與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及家庭生活方式有關。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發展,讓孩子們更多時間花在電子產品上,運動量顯著減少。台灣許多學童習慣飲用含糖飲料,或在暑假期間過度依賴外食,這些飲食習慣為肥胖的形成提供了溫床。
醫學研究表明,當BMI超過標準時,兒童會出現一系列生理變化,例如內臟脂肪堆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等。羅東博愛醫院兒科醫師張雲傑強調,若家長不及早採取措施干預,可能導致孩子的健康狀況惡化。例如,一些肥胖兒童會出現黑棘皮症,這是糖尿病的早期徵兆。此外,肥胖還會引發心理問題,許多肥胖兒童在同儕關係中感受到自卑和孤立,進一步惡化生活質量。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醫師張雲傑提醒家長,若健檢報告顯示孩童有體位異常狀況,應盡早安排複檢,進行專業的醫學評估,避免因肥胖引發三高、糖尿病等代謝疾病。張醫師強調,孩童的體位與成人標準不同,應依據兒童生長曲線和BMI百分位來判斷是否健康。如果孩子的BMI超標,應該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計畫來改善體重問題。營養師的介入可以幫助制定健康的飲食計畫,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同時,台灣的醫療系統也在積極推動兒童健康管理計畫。包括提供學校及家庭教育,倡導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像羅東博愛醫院等醫療機構也開設了專門的兒童肥胖門診,透過多專業團隊協作,提供包括體能訓練、心理支持在內的綜合治療方案。最終,解決兒童肥胖問題不僅需要醫療界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共同關注,為下一代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