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綜合報導】
馬來西亞近日榮獲《Scuba Diving Travel》2025 讀者首選獎,這已是該國連續第三年蟬聯此項殊榮。此獎項不僅肯定其擁有西巴丹島、刁曼島等全球頂級潛點,更彰顯其在海洋生態保育與觀光產業平衡上的領先地位。台灣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潛水客源國,赴馬來西亞潛水人數近年成長超過 15%,直飛沙巴、吉隆坡的航班增加,更讓馬來西亞成為台灣潛客「說走就走」的首選。
蘭卡威的潛水勝地「巴雅島海洋公園」。圖片來源/馬來西亞觀光局
馬來西亞位處「珊瑚大三角」西側,擁有超過 6,000 年歷史的珊瑚礁系統,孕育出全球最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以沙巴州西巴丹島為例,其垂直峭壁地形與 600 公尺深的海溝,吸引梭魚風暴、蝠魟與海龜等大型生物棲息,更被《國家地理》評為「一生必訪的十大潛點」。此外,沙勞越的實務地珊瑚礁國家公園透過人造礁球計畫,成功復育 600 至 800 種珊瑚,鯨鯊與海豚出現頻率提升 30%,成為新興熱門景點。
刁曼島被譽為全球最美麗的島嶼之一。圖片來源/馬來西亞觀光局
馬來西亞觀光局近年積極與國際保育組織合作,如與「海洋保護協會」(OCEANA)共同推動「綠色潛水」標章,要求業者禁用單一用途塑膠、限制船隻錨點。在刁曼島,每年 9 月舉辦的「Start In Tioman」活動結合淨灘、導覽與教育課程,已號召超過 2 萬名志工參與,將生態保護從政策層面延伸至民間行動。
西巴丹島被譽為全球海龜之都。圖片來源/馬來西亞觀光局
馬來西亞的成功模式對台灣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台灣擁有綠島、蘭嶼等優質潛點,但近年也面臨遊客量激增、珊瑚白化等問題。行政院農委會 2024 年報告指出,台灣海域珊瑚覆蓋率十年內下降 18%,亟需強化保育措施。然而,馬來西亞仍面臨兩大隱憂:其一,氣候變遷導致海水升溫,2024 年西巴丹島周邊珊瑚白化率達 12%;其二,鄰國如菲律賓正積極改善保育措施,可能削弱馬來西亞的競爭優勢。為因應挑戰,馬來西亞觀光局已宣布將投資 3 億令吉(約新台幣 16 億元)發展「低衝擊潛水科技」,包括推廣無碳載具與珊瑚基因庫計畫。
刁曼島美麗的珊瑚礁與海龜。圖片來源/刁曼島官方網站
馬來西亞的勝利不僅是旅遊業的成功,更是生態與經濟共榮的典範。在台灣積極推動「2050 淨零排放」目標的背景下,馬來西亞的「限量訪客」、「人造礁球」等策略,為台灣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藍圖。未來,兩岸若能攜手合作,如開通直飛包機、共享保育技術,將共同譜寫亞太地區永續旅遊的新篇章。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