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244 次瀏覽
超高齡社會來了!別只顧長壽,更要「健康餘命」!中山醫大攜手日菲馬泰推動智慧營養
1 min read

超高齡社會來了!別只顧長壽,更要「健康餘命」!中山醫大攜手日菲馬泰推動智慧營養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全球人口高齡化浪潮來襲,台灣更是其中加速最快的國家之一,僅用七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這不僅帶來醫療照護的龐大挑戰,同時也催生了「高齡營養與健康老化」的迫切課題。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化「健康餘命」,讓長者活得有尊嚴、有活力,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今日(13日)台中中山醫學大學所舉辦的「高齡精準食品創新國際研討會」,無疑是台灣在高齡照護領域尋求突破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透過跨國學術交流與科技應用,為台灣高齡營養科技的產業化與跨域合作注入新動能。

中山醫大副校長宋賢穎致詞表示,盼以AI與精準營養延長健康餘命,推動創新高齡照護。/中山醫學大學

本次研討會作為中山醫大承辦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食品創新領域」的成果展現,其核心目標在於應對高齡化社會所衍生出的營養與健康議題。中山醫大副校長宋賢穎明確指出,學校正積極結合臨床、科技與產業優勢,特別是導入AI與營養科學的應用,以發展精準營養與智慧健康方案。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傳統的「吃飽就好」觀念已不符所需,面對高齡者多元且個別化的營養需求,精準評估與客製化介入成為必然趨勢。例如,會中專家提出的AI驅動互動營養平台,能即時評估高齡者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缺乏問題,並搭配營養強化食品;而結合基因體與微生物群體感應的功能性食品開發,則指向更深層次的腸道健康與代謝調節。這些創新的策略,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透過科技的力量,精準地解決高齡者的營養問題,進而延長他們的健康餘命,而非僅僅是生命的長度。此外,來自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學者專家分享,也從不同面向呼應了高齡營養的國際共識與在地實踐,例如蛋白質攝取重要性、健康老化計畫推動以及預防衰弱的營養介入模式等,顯示全球都在努力探索解決高齡營養問題的途徑。

中山醫大「高齡精準食品創新國際研討會」針對高齡健康老化議題進行交流。/中山醫學大學
「高齡精準食品創新國際研討會」設置學術海報展區,吸引學生駐足聆聽交流研究成果/中山醫學大學

展望未來,本次研討會不僅促進了國際學術交流,更為台灣高齡營養領域的發展描繪出具體的方向。中山醫大健康管理學院院長張士昱強調,學校將持續推動營養科技的臨床轉譯與產業鏈發展,並積極串聯產官學資源,深化跨域合作。這意味著,未來台灣社會將可能看到更多具備精準營養功能的創新食品上市,或是有智慧化、客製化的營養評估與介入服務走入社區與居家。例如,AI互動營養平台若能普及應用於醫療院所或長照機構,將能大幅提升高齡者營養照護的效率與準確性。此外,結合基因體與微生物體研究的功能性食品,也可能在未來成為高齡者預防慢性病、改善腸道健康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透過產官學的深度合作,這些創新成果將有望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真正落實於高齡者的日常照護中,進而打造一個友善且永續的健康老化生態系。對於台灣民眾而言,這不僅代表著未來將有更多元的健康選擇,也預示著在高齡化浪潮下,我們有望以更積極、更健康的方式迎接未來的挑戰。

新聞來源:中山醫學大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