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221 次瀏覽
地震後再臨豪雨,門諾基金會籲:加入送餐、捐款助東部偏鄉!
1 min read

地震後再臨豪雨,門諾基金會籲:加入送餐、捐款助東部偏鄉!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台灣東部地理環境特殊,地質活動頻繁,加上每年颱風季節的考驗,使得當地居民,尤其是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弱勢族群,面臨更大的生活挑戰。就在昨(11)日晚間,台灣東部海域才發生規模6.4地震,今日(12)晚間至明晨又預計有熱帶性低氣壓「TD02」將通過東部近海,可能帶來大雨或豪雨,再度引發花東地區對交通中斷的擔憂。這類天災除了直接影響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更對偏鄉長照服務的穩定性構成嚴峻考驗。當道路因天災受損或阻斷時,原有的長照服務,特別是針對獨居長者與行動不便者的送餐服務,極易陷入中斷危機,使得這些最需要被關懷的族群面臨餐食不繼的困境,凸顯了偏鄉長照服務在面對不可抗力因素時的脆弱性。

門諾基金會豐濱鄉合作的「社區製餐點」菊荷美食屋-魏老闆近20年來堅守崗位用心備餐/門諾基金會提供

面對東部偏鄉長照送餐的嚴峻挑戰,門諾基金會二十多年來始終風雨無阻,其「社區製餐點」到宅送餐服務,即使遭遇災情,也能迅速評估並彈性調整送餐模式,確保餐食能在黃金時間內送達。其成功的關鍵在於深耕在地、與社區緊密合作的模式。門諾基金會的「社區製餐點」服務範圍廣泛,從花蓮秀林鄉和平村、豐濱鄉、吉安鄉到玉里鎮等地皆有涵蓋。為克服偏遠地區道路狹窄或距離過遠導致送餐車輛難以抵達的問題,基金會改由在地送餐志工騎機車支援,形成一套靈活應變的在地配送網絡。豐濱鄉菊荷美食屋魏老闆的經驗便印證了這份堅韌:即便颱風來襲導致溪水暴漲、橋面淹沒,基金會仍以「安全第一」為前提,並承諾逐一確認案家情況。這種以案家需求為核心、尊重合作夥伴安全的態度,使得合作店家即使歷經19年仍願意堅守崗位,為社區盡心盡力。95歲的何阿嬤也深刻體會到這份服務的重要性,有了到宅送餐,讓她不再受限於交通不便,能穩定獲得餐食。

冒雨送餐不間斷,門諾基金會守護偏鄉弱勢好好吃飯/門諾基金會提供

儘管門諾基金會已建立起一套具備高度韌性的送餐模式,但目前仍面臨資源緊缺的挑戰,特別是花蓮市與吉安鄉,即便地理位置接近市中心,仍有40多位個案在排隊等候服務,顯示送餐需求依然迫切。門諾基金會花蓮綜合業務部陸思敏主任指出,偏鄉地區符合GHP(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認證且願意配合長照餐備餐需求的業者稀少,加上穩定的送餐志工缺乏,使得拓展「社區製餐點」服務倍加艱難。返鄉青年陳先生的送餐志工經驗也凸顯了偏鄉獨居長者與邊緣戶的隱性需求。面對地震頻繁與颱風季節的來臨,要進一步強化偏鄉長照的防護網,擴大在地服務網絡勢在必行。門諾基金會誠摯邀請社會各界,特別是符合條件的餐飲業者成為「社區製餐點」合作夥伴,以及熱心民眾加入送餐志工行列,一同為偏鄉弱勢長者送上溫飽與關懷。基金會同時也呼籲大眾捐款支持到宅送餐服務,透過公私協力,才能讓這份「風雨無阻」的愛心持續傳遞下去,確保偏鄉長者在任何天災面前都能得到妥善照顧。

新聞來源:門諾基金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